行业分类
梁启超书法: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的笔墨性情
日期:2015-11-05 21:16  点击:3104
 
 
1 / 67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23-8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罗振玉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25-3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28-1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29-5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1-5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1-1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2-79-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3-3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5-64-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6-3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7-9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9-85-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39-3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40-39-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41-5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42-3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44-4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47-9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53-2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55-3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57-4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58-42-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0-59-7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0-7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1-5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2-5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3-89-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5-5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6-94-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7-24-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09-22-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0-6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1-39-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2-72-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3-7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5-42-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5-72-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7-3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8-2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19-99-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0-6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2-4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3-2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4-7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7-4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8-2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29-7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0-1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3-6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4-5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5-27-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7-62-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8-6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39-6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42-5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43-3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45-8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46-4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47-8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49-4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50-89-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51-40-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52-98-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54-83-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56-31-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1-59-2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http://www.imogaoku.com/file/upload/201511/05/21-22-01-36-2.jpg.middle.jpg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罗振玉书法
       梁启超(1873.02.23——1929.01.19),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 
青年时期和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变法失败后出逃,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5
    生平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  自幼在家中接受传统教育; 
1889年参加广东乡试中举; 
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
1891年就读于万木草堂,接受康有为的思想学说并由此走上改良维新的道路,时人合称“康梁。”
1895年春再次赴京会试,协助康有为,发动在京应试举人联名请愿的“公车上书”。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在湖南宣传变法思想。
1898年回京,积极参加“百日维新”。
1898年7月3日(五月十五),受光绪帝召见,奉命进呈所著《变法通议》,赏六品衔,负责办理京师大学堂译书局事务。
1898年9月,政变发生,梁启超逃亡日本,一度与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有过接触。在日期间,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鼓吹改良,反对革命。同时也大量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影响很大。
1905至1907年,改良派与革命派的论战达到高潮,梁启超作为改良派的主将,遭到革命派的反对。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
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政闻社”,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武昌起义爆发后,他一度宣扬“虚君共和”,企图使革命派与清政府妥协。
1912年,又支持袁世凯,并承袁意,将民主党与共和党、统一党合并,改建进步党,与国民党争夺政治权力。
1913年,进步党“人才内阁”成立,梁启超出任司法总长。袁世凯帝制自为的野心日益暴露,梁启超反对袁氏称帝。
1915年8月,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进行猛烈抨击,旋与蔡锷策划武力反袁。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袁世凯死后,梁启超依附段祺瑞。他拉拢一些政客,组建宪政研究会,与支持黎元洪的宪政商榷会对抗。
1917年7月,段祺瑞掌握北洋政府大权。梁启超拥段有功,出任财政总长兼盐务总署督办。
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11月,段内阁被迫下台,梁启超也随之辞职,从此退出政坛。
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
1927年阴历五月王国维自沈颐和园昆明湖,梁由天津赶至北京料理丧事。1928年著《辛稼轩年谱》,未竟。
1929年1月19日,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2
主要作品

梁启超被公认为是清朝最优秀的学者,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而且是一位能在退出政治舞台后仍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物。辛亥革命前,他在与革命派论战中发明了一种新文体,介乎于古文与白话文之间,使得士子们和普通百姓都乐意接受。同时,梁启超还是中国第一个在文章中使用“中华民族”一词的人,他还从日文汉字中吸收了非常多的新词,“经济”,“组织”,“干部”等,皆始于梁启超先生。 
梁启超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
梁启超一生勤奋,著述宏富,在将近36年的政治活动又占去大量时间的情况下,每年平均写作达39万字之多,各种著述达1400多万字。
他有多种作品集行世,以1936年9月11日出版的《饮冰室合集》较完备。《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
欧游归来之后,以主要精力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
学和佛学。指导范围为“诸子”、“中国佛学史”、“宋元明学术史”、“清代学术史”、“中国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史”、“史学研究法”、“儒家哲学”、“东西交流史”等。这期间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情圣杜甫》《屈原研究》《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国文化史》《变法通议》等。
梁启超在文学理论上引进了西方文化及文学新观念,首倡近代各种文体的革新。文学创作上亦有多方面成就:散文、诗歌、小说、戏曲及翻译文学方面均有作品行世,尤以散文影响最大。
梁启超的文章风格,世称“新文体”。这种带有“策士文学”风格的“新文体”,成为五四以前最受欢迎、模仿者最多的文体,而且至今仍然值得学习和研究。梁启超写于1905年的《俄罗斯革命之影响》,文章以简短急促的文字开篇,如山石崩裂。
在书法艺术方面,梁启超早年研习欧阳询,后从学于康有为,宗汉魏六朝碑刻。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11
主要作品:《少年中国说 论近世国民竞争之大势及中国前途》、《敬业与乐业》、《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新民说》、《饮冰室主人自说》、《中国文化史》、《饮冰室主人全集》、《李鸿章传》、《王安石传》、《饮冰室合集》、《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唐代集会总集与诗人群研究》。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24
主要成就

    赋税思想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领导人之一,我国19、20世纪之交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宣传鼓动家。他主张赋税的征收必须以便民为原则,实行轻税、平税政策,而反对与民争利的“固民所急而税”的传统观点。指出“西人于民生日用必要之物,必豁免其税以便民。中国则乘民之急而重征之,如盐政之类是也。亦有西人良法美意,为便民而起,而中国视为助帑之计,行之而骚扰滋甚者,如今之邮政之类是也。”他提出应仿效英国实行平税政策,便民利民而后求富强。这是一种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财政税收放在其基础之上的观点,对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梁启超认为公债也是一种赋税,所不同的是“租税直接以赋之于现在,而公债则间接及赋之于将来”,“不过将吾辈今日应负之义务,而析一部分以遗诸子孙云尔”。但他承认公债对经济建设具有积极意义,“租税尽其力于一时,公债将纤其力于多次”,因此他认为公债虽然增加了后代的负担,但也有利于后代。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15
     学术贡献

1918年与张君劢至欧洲游历,各处讲学。一生于目录学贡献卓越,代表著作有《西学书目表》在分类、著录上有创新,类分学、政、教,实有“西学”、“政学”两类,这个分类体系,突破了被订为“永制”的四部分类体系,为近代西方图书分类法的输入和我国新分类法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该目著录西学书籍400种,西政书籍168种,1896年成书。其他目录学著作有《西书提要》、《东籍月旦》、《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读书分月课程》、《东原著书纂校书目考》、《要籍解题及其读法》、《佛经目录在中国目录学之位置》、《汉书艺文志渚子略考释》等10余种。为学无所不窥,对图书馆学有独到见识。他认为应建设“中国的图书馆学”,以现代西方的图书馆学理论施之于中国传统目录学的改造,即是目录学的科学化。积极倡导图书馆事业,1922年,发起建立“松坡图书馆”,出任馆长。1925年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任董事部部长,并发表《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会演说辞》,提出了他对中国图书馆事业发展方向的见解。后任京师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馆长。欲编纂《中国图书大辞典》,相当于中国图书古今总志,“作古今典册总汇之簿录”,惜未完成而逝。其藏书颇丰,“海棠书屋”、“饮冰室”有书44470余册,2830余种,还有未刊稿本、私人信札、笔记等。梁廷灿等人编有《饮冰室藏书目初编》,著录古籍13000余种。1929年全部移交给北京图书馆。北京图书馆特辟“梁启超纪念室”以志纪念。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01

子女

梁启超共有9个子女:诗词研究专家梁思顺(令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梁思忠、著名图书馆学家梁思庄、著名经济学家梁思达梁思懿梁思宁、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思顺、思成、思庄为李夫人所生,思永、思忠、思达、思懿、思宁、思礼为王夫人所生。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04
    个人名言

1、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2、何时睹澄清,一洒民生艰? 树头结得相思子,可是郎行思妾时? 
3、心口如一,犹不失为光明磊落丈夫之行也。 
4、磊磊落落,独往独来,大丈夫之志也,大丈夫之行也。 
5、心安理得,海阔天空。 
6、自信与骄傲有异;自信者常沉着,而骄傲者常浮扬。 
7、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8、相思树底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9、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10、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11、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行百里者半九十,有志当世之务者,不可不戒,不可不勉。 
12、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 
13、成功大易,而获实丰于斯所期,浅人喜焉,而深识者方以为吊。 
14、人生百年,立于幼学。 
15、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16、国家之主人为谁?即一国之民是也。 
17、民主制度,天下之公理。 
18、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19、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读的,一类是浏览的。 
20、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的乐趣。 
21、科学的根本精神,全在养成观察力。 
22、师范学校立,而群学之基悉定。 
23、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步不有止,言志已酬便无志。 
24、成功自是人权贵,创业终由道力强。 
25、为学当有实功,有实用。 
26、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于约。 
27、历览各国产业发达这顺序,皆以农为本。 
28、今之机器之用大进,人力可以胜天。 
29、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民主是一种残缺。 
30、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31、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 
32、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 
33、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07
       人物评价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14
     


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09墨客人文书画之张彦中辑梁启超书法20
关于网站  |  普通版  |  触屏版  |  网页版
05/05 00:59
首页 刷新 顶部